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上卷

1937(02)

19日 

关于潘汉年去南京谈判和周恩来致蒋介石信的内容,同张闻天致电周恩来、秦邦宪:“(甲)应痛陈和平,万不可战争,要蒋抑制一部分主战人物的不顾大局,客观上徒利日本大损中国。(乙)张回才能妥善解决西北问题,请蒋注意此点。(丙)撤兵组府请蒋另主持,不为旁人〔1〕。(丁)周暂难分身,一俟大局略定,即可出去见蒋。(戊)共产党在对内和平对外抗战基础上用全力赞助蒋。”

同日 

同张闻天复电周恩来,指出:“力主和平,拉拢蒋、宋,策动国内各派各界舆论,策动英美,保持西北目前局面,非不得已不开火,乃目前基本方针。此方针应使杨、何、孙、王、缪、刘、杜、黄〔2〕及宣传委员会主要人了解,改正其‘左’的宣传,但军事方面,仍极力备战,绝不放松。”“红军即在三原、咸阳集结待机,不可轻动。”

1〕原文如此。

2〕杨、何、孙、王、缪、刘、杜、黄,指杨虎城、何柱国、孙蔚如、王以哲、缪澂流、刘多荃、杜斌丞、黄显声。

同日 

蒋介石派王化一、吴瀚焘到西安,提出和谈的甲乙两案。甲案:东北军调甘肃,第十七路军不动,归杨虎城指挥,红军回陕北,中央军驻潼关至宝鸡沿铁路各县。乙案:东北军调河南、安徽,第十七路军调甘肃,红军回陕北,中央军驻潼关到宝鸡沿铁路各县。

110日 

随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由保安动身迁往延安。十三日,到达延安。

115日 

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讨论延安工作问题。王观澜汇报来延安后二十天的工作,李见珍汇报进城的情况。毛泽东发言说:延安工作方针与方法基本上是好的,产生了好的影响,应该继续这一方针。现在不打土豪,土豪喜欢;保护商人,商人喜欢;取消苛捐杂税,使贫民喜欢。以后应进一步使群众更加喜欢,使土豪的喜欢减少。应该使在延安工作的同志明了,延安工作对全国有影响,延安的各种具体工作都应把握这一原则。关于延安的政权形式问题,抗日救国会只是暂时的,这里最好是不派县长,应成立抗日革命委员会,将来要成为苏维埃政权。因为这是我们首都所在地,不应与人共管。关于金融问题,毛泽东说:认为用白票就不能用苏票〔1〕、用苏票就不能用白票,这种估计是过分的。我同意总司令的意见,还是在城内苏票、白票混用。我认为中心问题是从外面办货来的问题,用合作社来调剂是可以的。

1〕白票,指国民党政府发行的纸币。苏票,指苏维埃政府发行的纸币。

116日 

同张闻天致电周恩来、秦邦宪:“(甲)杨、于即日通电就职〔1〕。(乙)向蒋交涉条件仍以你们前电各条为妥,因杨、于就职后南京更加无名,条件略高无妨碍,并为尔后留出再让一步之余地。(丙)条件中主要者为:(一)张回陕,顾驻洛。(二)华县以西属张、杨军。提出之语气尽量改得缓和些,可以不提红军。(丁)携赴奉化以速为妙。”

117日 

东北军和第十七路军代表携谈判方案在奉化见蒋介石,提出:(一)设陕甘绥靖主任,张学良为正,杨虎城为副,行营主任顾祝同驻洛阳;或设西安行营主任,张为正,杨、顾为副。(二)军事善后问题,潼关、华阴由中央军驻扎,陕、甘其他地区由东北军、第十七路军和红军分驻。还向蒋介石提出,由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决定抗日、联俄、容共国策。蒋介石表示不接受。

118日 

关于准备对国民党三中全会提出建议书和处理西安善后问题的条件,同张闻天致电周恩来、秦邦宪,指出:“(甲)对三中全会,正由上海、华北两方策动一大的左派运动,西安方面望注意策动宁、绥、川、桂,我们亦准备提出建议书。(乙)南京已宣传陕变即可告一段落,汪入京后左右派斗争当更趋激烈,内战对蒋系已处不利,和平解决之趋势已渐明显。杨、于、孙〔2〕就职,应与要求张回、要求陕甘防区不变二事同时进行,对后二事目前不应让步,在力求和平的总方针下争此二着之实现,这种可能是存在的。”

1〕一九三七年一月十五日,周恩来向杨虎城建议:杨虎城和于学忠通电就职;派人去奉化见蒋;坚决拒绝乙案,对甲案可基本接受,但须中央军全部出甘肃,西安留东北军、第十七路军各一部,等等。一月十六日,杨虎城、于学忠发表通电,接受国民党政府革职留任处分,要求准许张学良回陕,并要在奉化的蒋介石回南京主持救国大计。

2〕孙,指孙蔚如,当时任西安戒严司令,抗日援绥军第一军团军团长。

1月中旬 

“中国抗日红军大学”改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中革军委主席毛泽东兼任抗大教育委员会主席。二十一日,抗大举行开学典礼,毛泽东出席并讲话,他说:抗大像一块磨刀石,把那些小资产阶级意识——感情冲动、粗暴浮躁、没有耐心等磨个精光,把自己变成一把雪亮的利刃,去打倒日本,去创造新社会。

121日 

同张闻天致电周恩来、秦邦宪并告彭德怀、任弼时,指出:解决西安问题,“在于是否有保证让步而确能停止战争,让步而依然是战争,且得出比西安事变前更坏之局面,则不能让步”。无论和战,应使杨虎城、孙蔚如、何柱国、王以哲、于学忠、缪澂流、刘多荃及左派自己打定主意,我们处在建议与赞助地位。无论和战,红军主力应按前定计划出至陕南,处在川陕之间。

同日 

同周恩来联名致电潘汉年,指出:“为避免内战一致对外,我们原则上不反对蒋之方针,并应劝告西安服从南京统一方针,蒋宜给张、杨以宽大,以安其心。”但坚决要求蒋同意下列各点:保证和平解决后不再有战争;不执行“剿共”政策,并保证红军最低限度的给养;暂时容许一部红军在陕南驻扎;令马步芳停止进攻河西红军;为使红军干部确信蒋之停止“剿共”、指定防地与发给经费,要求蒋亲笔答复周恩来一信。潘汉年接电后即与宋子文商议,但没有任何结果。

同日 

致电周恩来、秦邦宪:西路军在高台、临泽一带不能立脚。二十日晨高台被马步芳、马步青部攻破,董振堂牺牲,五军损失两个团。“他们从本日起转向东进,望速商于学忠准备派一部策应,并与交涉红军离开河西抗日,勿加干涉。”

122日 

同周恩来联名复电潘汉年,要求蒋介石:第一,“给我们以亲笔信,信内说明停止‘剿共’,一致抗日,再则指定驻地与允许按月发给经费”。第二,同意红军一部驻在陕南柞水、镇安、旬阳、安康、汉阴、紫阳、石泉、镇巴等八县(这八县原来大都是苏区),红军主力

则驻庆阳、合水、正宁、宁县、西峰、旬邑、淳化、中部、洛川、富县、甘泉、肤施、清涧、宜川、瓦窑堡、安边、豫旺等县镇。复电要潘汉年向蒋介石说明下列观点:“我们是革命政党,自己确定的政策决不动摇。我们的政策是与蒋一道团结全国(即反对分裂与内战)共同对日,以后许多事情均愿与蒋商量,一切有利日本与汉奸而有损国力与两党合作之事,均当与蒋一道坚决反对之。”

123日 

关于接应西路军东进问题,致电周恩来、秦邦宪:“西路军已于二十一日晚开始向东急进,以十天行程到达黄河边。甲、能否设法停止二马追击;乙、于学忠能否策应西路军;丙、至低限度请查清黄河结冰段或有渡船处,帮助西路军顺利渡过黄河右岸。”

124日 

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作关于同国民党谈判问题的报告,指出:和平问题主要看我们决定,问题是如何保证。首先要蒋介石写亲笔信给我们,第一停止“剿共”,第二划清防地,第三保证给养。蒋介石有电报问我们到底要什么地方,我们提出了八个地方,我们有了这些地方,可以监视他们并同四川取得联系。关于防地,延安、延长、甘泉、富县,增加瓦窑堡以及豫旺等。蒋介石已答应凉州以西归我们,令马步芳不要进攻。自从释放蒋介石,我们总的方针是和平西安亦是如此。中国对日本,中国有理;西安与南京,西安有理。现在已一般地趋向和平了,所以能趋向和平,就是因为红军靠近张、杨,现在的问题,就是要顾祝同不来,张学良回来。我们的让步是潼关归南京,最后的让步是退到渭水以北,西安让给蒋介石,但蒋要少驻兵,杨虎城部驻一个师。我们不能让步的是张学良问题。现在的困难,就是怕和平没有保障。毛泽东报告后,会议进行讨论。最后,毛泽东再次发言指出:对国民党三中全会应有表示,这次表示应有新内容。应说明不是人民阵线而是民族阵线,对西安事变问题我们的立场是和平解决。关于这些问题的说明还是不够的。我们现在申明不待民主共和国成立就愿意成为统一的区域,一种是民族革命政府,一种是人民革命政府,我们苏区是人民革命政府。我们是特别的,但应归他管。西安事变将蒋扣留,我们是主张和平解决的。释放蒋后,我们军队开去,还是为了和平,我们的错误,是在一九三五年十二月决议时提出了抗日没有放弃反蒋,然而在五月间还是渐渐在变,彻底的转变是在共产国际指示以后。西安事变后,我们通电中说将蒋交人民裁判,是不对的。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权利归香港毛泽东诗词网所有 关于我们 站长统计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4 香港毛泽东诗词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