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察三峽

  1958年毛澤東為治理三峽、規劃長江重大決策進行實地考察,多次使用了這部望遠鏡——一部長12.5公分、寬10公分、高12.5公分的雙筒黑色鐵殼望遠鏡。由於以前就常帶常用,望遠鏡的金屬邊有多處油漆脫落,皮套帶多處磨損。

  這年3月,毛澤東主持召開成都會議——一次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會上根據周恩來的報告正式通過一個重要檔《關於三峽水利樞紐和長江流域規劃的意見》。毛澤東在討論這個問題時高興他說道:“打開通天河、白龍江,借長江水濟黃,丹江口引漢濟南,引黃濟衛,同北京連起來了!”說完,他發出一陣爽朗的笑聲。會後,毛澤東從重慶順長江而下,對三峽進行實地考察。

  329日淩晨一點多鐘,毛澤東健步登上江峽輪,他被安排坐在三樓船尾。和他坐在一起的有中共上海市委第一書記柯慶施、四川省委第一書記李井泉、重慶市委第一書記任白戈等。落坐以後他們便和船上工作人員楊大福、石若儀聊了起來。

   “你看過畫報上刊登的一位蘇聯女船長的故事嗎?有沒有遇到過那麼多的困難呢?”毛澤東轉向女三副石若儀問。

  “看過,我的情況和她不完全一樣。當然,困難是有的。”石若儀倒也落落大方。

  “學習駕駛困難嗎?”毛澤東很關心。

  “開始上船時,一點也不懂,真感到害怕。”

  “是啊!”毛澤東贊同道:“當你對一件事物還不了解時,往往是害怕的。正如蛇一樣,當人們還不了解它、沒有掌握它的特性,感到十分害怕。但是,一旦瞭解了它,掌握了它的特性和弱點,就不害怕了,而且可以捉住它。”

  石若儀直點頭,但恐怕她沒有想到,毛澤東這段話豈止是對她一個人講的?柯慶施、李井泉等肯定更能理解毛澤東講這段話的含義,因為成都會議的精神肯定還在毛澤東的腦海中緊張地思考著,乘船就是為看三峽而來的。

  江峽輪經過一天一夜的緊張航行進入了三峽。吃過早飯,毛澤東身著睡衣來到駕駛室,隨行人員幫他拿著望遠鏡緊跟。他接過望遠鏡,興致勃勃觀察起來:兩岸懸崖壁立,奇峰連綿,山重水複,峰迴路轉,與長江一水相通。舟行江中,巫山十二峰歷歷在目,新灘、泄灘等處,更是江水湍急,漩渦相連。

  毛澤東看著看著,往事不由湧上心頭。那是19532月,他從武漢登上“長江艦”,向東順流而下。他時而拿出這個望遠鏡遙望滾滾長江,時而又凝視當時長江流域規劃辦公室主任林一山帶去的三千裏漢江地圖。

  “南方水多,北方水少,能不能借點水給北方呢?”毛澤東像是對林一山說,又像自言自語。

  後來,長江建設者們很快找到了理想的引水通道,這就是興建漢江丹口水利樞紐,壅高漢江水位,然後引水穿越漢淮分水嶺,不用搞太大的工程,就可以自流引水到淮河、黃河和海河。

  林一山又展開一幅《長江流域水利資源綜合利用規劃略圖》,彙報說:長江防洪的指導思想,是在幹流及其主要支流上,興修一批梯級水庫,攔蓄洪水。

  毛澤東聽說,放下望遠鏡,凝視萬裏長江圖。突然,他左手又腰,右手在圖上畫了一個大圓圈說:“太好了,太好了!修許多水庫,都加在一起,你看能不能抵上三峽一個水庫?”

  林一山搖搖頭,說:“抵不上。”

  毛澤東指著三峽說:“那為什麼不在這個總口子上卡起來,畢其功於一役?就是先修那個三峽水庫,怎麼樣?”

  林一山很興奮。毛澤東笑了:“好,我這回總算瞭解了長江,瞭解了長江的許多問題和知識了。”

  毛澤東的臉上又露出了笑容。這時,他從望遠鏡中看到江中心突兀一塊大石頭,直沖而來。說時遲,那時快,舵手穩操舵把,靈巧避過,大石頭擦著船邊掠去。

  “這石頭能不能炸掉?”毛澤東回過頭去又看那大石頭,走遠了,他又拿起望遠鏡看,好像要立刻看出個答案來。

  船長把一切看在眼裏。“要炸。解放後已經炸了不少了,今後還應炸。”他回答著毛澤東。

  “有些地方航道仍然很不好,在三峽修一個大水閘,又發電又便利航運,還可以防洪、灌溉,你們贊成嗎?”毛澤東對船長問道。

  毛澤東遇事最愛聽群眾意見,善於集思廣益,這時他很想聽聽船員們對修建三峽水利工程的看法。

  “我太贊成了,修了水閘,航行就更加方便了。”船長爽快地回答。船要經過計畫中的三峽大壩壩址了。船長受命減低航速。毛澤東來到甲板上,拿起望遠鏡仔細將要修建的壩址看了又看,半天沉默不語,直到船駛出好遠,他還在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觀察著,好像真要找出自己最後下決心的根據。因為他在審閱《關於三峽水利樞紐和長江流域規劃意見》時,在其中第一項中:“從國家長遠的經濟發展和技術條件兩個方面考慮,三峽水利樞紐是需要修建而且可能修建的”一句後,落筆加寫了一句話:“但是最後下決心確定修建及何時開始修建,要待各個重要方面的準備工作基本完成之後,才能作出決定。”

  江峽輪從巫峽經瞿塘峽到西陵峽,毛澤東乾脆就把望遠鏡放在近處,就是在吳冷西、田家英他們和他談論別的話題期間,他也忍不住拿起觀賞江岸美景。  

  又經過兩晝夜,江峽輪到達武漢。毛澤東不得不暫時集中精力召開41日開幕的漢口會議。但是,三峽的問題,始終糾纏在他的腦海中。

  這年夏天,毛澤東又來到武漢,住東湖賓館。他叫來林一山,專門彙報長江的泥沙問題,也就是三峽水庫的壽命問題。林一山在彙報中說到:“長江的含沙量遠比黃河少,相對量少,但絕對量還很大。根據計算,三峽入庫泥沙,每年大約5億噸,合4億立方米。三峽水庫的總庫容,大約200年才能淤死。

毛澤東沉思以後說:這是百年大計,千年大計,只兩百年太少了!

以後,毛澤東又乘船從黃石到安慶、從漢口到九江對長江進行考察,並親自制定了修建三峽工程要做到“積極準備、充分可靠”和“有利無弊”的方針,在確定這個方針過程中,他摸過多少次望遠鏡,恐怕誰也說不清楚。

版權聲明:本網站所有權利歸香港毛澤東詩詞網所有 關於我們 站長統計 聯系我們

©Copyright 2014 香港毛澤東詩詞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