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特的方型小餐桌

  毛澤東生前遺物中有一張獨特的木餐桌,說它獨特,是因為這張木桌下方有一塊10公分寬,75公分長的踏板,踏板呈45度角傾斜。據毛澤東身邊工作人員回憶,這個踏板是毛澤東生前用餐時踏腳用的。

  毛澤東晚年坐在床沿上用餐,小餐桌便擺放在緊靠床頭的地方。晚年毛澤東因健康原因,絕大部分時間是在那張大木板床上度過的。他在床上辦公、學習,也在床上見客、娛樂,甚至連吃飯也在床上進行。

  毛澤東每日兩餐,有時甚至只有一餐,中間饑腸轆轆時便以麥片粥、烤芋頭、壓縮餅乾等充饑。每次開餐,工作人員都是用一個提籃提到臥室,然後一碟一碟地端上床頭的小餐桌。於是毛澤東便開始一天的正餐。當他餐後準備睡覺休息時,工作人員便會在飯前讓他先服幾片安眠藥。

  毛澤東用餐是他一天中最為熱鬧的時刻。因為他吃飯很不“老實”,一邊挾菜扒飯,一邊雙腳在地板上不停地拍打。有一次,衛士對他這一習慣不甚理解,便問他:“主席,你為什麼每次吃飯都踩地板呀?”毛澤東回答說:“這是鍛煉麼,可以幫助消化。”而且,毛澤東為他這一獨特的鍛煉方式取了一個動聽的名字:“擂鼓”。的確,每當毛澤東“擂鼓”時,雖不說驚天動地,但響聲之大,節律之快,就連在大門口值外勤的警衛戰士也能清晰聽到。後來,毛澤東住地附近的不少人只要一聽到“擂鼓”聲,便知道毛澤東開始用餐了。

  毛澤東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在一個小藤桌上用餐。這個藤桌四條腿絞在一起,不太高,毛澤東坐在床沿上吃飯時,雙腳不僅踏不到藤桌隔條上,腳後跟著不了地,而且身子還要稍稍前傾一些才行。坐在這樣的桌子前吃飯“擂鼓”確實令人痛苦難受。

  1961年,年輕的理髮員周福明調到毛澤東身邊衛作。他不僅做毛澤東的理髮員,而且兼做衛士和其他雜勤。小周年輕膽大,腦筋靈點子多。他見毛澤東喜歡吃飯“擂鼓”,而藤桌又太小太矮,便想為毛澤東做一個較合適的餐桌。有一天,毛澤東請小周陪他一起吃飯,小周見機會來了,便一邊吃飯一邊與毛澤東商量起來。小周說:“主席,我幫你設計一張新桌子吧?你這麼吃飯多累呀!”毛澤東聽罷,有些懷疑他說:“你行嗎?”小周說:“我試試看吧。”毛澤東不大相信小周會做桌子,但他還是同意讓他試一試。於是小周對他說:“主席,您坐著,我來量一下尺寸。”然而,小周身邊未帶卷尺,毛澤東臥室裏也沒有尺子,於是他便就地取材,拿起一張《參考消息》報紙做起了尺子。小周陪吃完飯後便立刻奔回值班室,用卷尺重新量了尺寸。

  小周設計新餐桌時考慮到毛澤東坐在床沿上吃飯,而床沿比一般的凳子要高出許多,於是便相應地將正在設計的桌子抬高了幾公分。同時,他還在桌下設計了一塊尺來寬的木板,該木板呈45°角傾斜,離地兒公分。小周想,主席吃飯“擂鼓”時就可以雙腳踩在這塊木板上了。設計好後,小周便把製作任務交給了中南海木工班。不久,木工班就按照小周的設計做出了新餐桌。

  新餐桌搬進毛澤東臥室時尚未油漆。毛澤東坐上去試了試,感到甚為滿意。從此,毛澤東便一直坐在這種造型獨特的餐桌上吃飯、擂鼓。不過,工作人員都覺得,新餐桌也帶來了“副作用”,因為毛澤東“擂鼓”的聲音更大了……

  毛澤東很喜歡這種獨特的一人餐桌,工作人員為此多做了一張以作備用。後來,擺放床頭的那張小餐桌涮上了陽幹漆,刷亮亮的,很是醒目。毛澤東每天就坐在這張餐桌旁用餐,因為飯菜碗碟溫度高,時間一長刷亮的餐桌上便烙下了許多具印痕。工作人見此,便準備在上鋪上一張桌布,但這一變換必須首先征得毛澤東同意。毛澤東聽罷建議,立刻一口謝絕。他說:“這樣不是很好嗎?為什麼要改變?每天吃過飯,只要用抹布一擦,乾乾淨淨的,多方便多省事,不要浪費那個桌布錢了。”

  毛澤東去世時,中南海舊居裏保存下來幾張這種小餐桌。1990年,其中一張餐桌由北京運回韶山故里,為毛澤東同志紀念館珍藏。

  中國同志的做法讓蘇方服務員看到了,她們很不理解,甚至認為是自己招待不周,引起毛澤東主席不滿,於是甚為難過。後來,翻譯師哲費了一番口舌才使她們解除了誤會。1957年,毛澤東第二次訪蘇時,蘇方派了劄哈洛夫少將和蘇共中央聯絡部中國處處長謝爾巴科夫陪同楊尚昆、葉子龍提前仔細查看了一下毛澤東的住處。這次,蘇方特別為毛澤東準備了一張木板床,並對原來的蹲式馬桶進行了一番刻意改造。毛澤東下榻後,對於蘇聯同志的悉心照料深為感謝。   五、六十年代,毛澤東外出頻頻,足跡幾乎遍佈祖國大江南北,萬水千山。每每新到一地,毛澤東幾乎都碰到過“床鋪問題”。因為地方上開始並不知曉毛澤東有睡木板床的習慣,往往竭盡所能為其提供他們認為高級、豪華的床鋪。有一年,毛澤東參加廣州會議後到武漢,湖北省委在東湖安排了當時能找到的一張最高級的彈簧床。毛澤東住下後不聲不響,衛士們也感到頗為奇怪。第二天,人們推開房門一瞧,嚇了一大跳。原來毛澤東竟然通宵睡在地板上!

毛澤東對臥具的要求實際上簡單得不能再簡單了,他只要一張既能睡人,又能放書的大木板床。他不要地方為他提供被褥、枕頭、忱席、床單。每次外巡,他都是自帶臥具,除了木板床不能自帶外。其餘的一切臥具,他都是隨身帶著。地方同志見到這一情景,都感動得要落淚。毛澤東畢竟是領袖呀,他怎麼就像一個外出打工的“民工”呢?如果連毛澤東需要一張木板床的要求都不能滿足,那還像話嗎?於是,凡是毛澤東常去常住的地方,人們都仿照毛澤東中南海那張大木板床的樣式,為他做了一張木板床。人們希望,毛澤東無論走到哪里,無論睡到哪里,都能時刻有一種“身在自家”的感覺……

版權聲明:本網站所有權利歸香港毛澤東詩詞網所有 關於我們 站長統計 聯系我們

©Copyright 2014 香港毛澤東詩詞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