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短褲、草拖鞋和溫度計

  毛澤東不是一般的游泳愛好者,而是一位“游泳家”。他游泳有幾大特點,一是持續時間長,從少年時代延續到晚年,大約有70年的“泳齡”;二是地域廣,從韶山沖、嶽麓山到湘贛邊界、陝北延水,“泳跡”遍及大江南北;三是毛澤東遊過中國主要的幾條大江:湘江、長江、浥江、珠江等等;四是毛澤東不僅把游泳當做一種運動,更將其視為一種與困難做鬥爭的鍛煉手段和豪情載體;五是毛澤東游泳技藝高超,花樣百出。
  關於毛澤東少年時代的趣事,其表兄文運昌有過記述:
  澤東上學之日,自荷書箱行李隨父進入學堂,誰知仍是村師辦法:讀而不解,三八期作業,二七日講古。好快春光,又放端午假了。澤東回家過節,到十五又要跨進學堂門,他決定不去,逢人揚言:不想八兩銀子的秀才功名背了時,一文不值。無奈之時,老父性狂,慈母曲勸。父親穿了整齊的衣衫,提點魚肉鹽蛋送他上學。到了出門近三裏的地方--關公橋下面路邊一口大塘,澤東心急智出,堅持不讀死書,往田坎上一走。老父追罵,他就跳到田裏,抓了田泥一撒,把老父撒滿了污泥,激起怒火沖天,快步追趕。澤東一躍,跳入大塘中……
  毛澤東在韶山,不滿舊的教育方式,的確鬧出了許多亂子,其中與水有關的有好幾件。他在南岸讀私塾時,即趁先生不在,跳入塘中游泳,先生回來,命對上下聯。先生引出《孟子》之句“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濯我足”,出“濯足”為上聯,毛澤東立刻取意《大學》中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對經“修身”。
  然而,毛澤東這條“魚”太大了,韶山的“池塘”畢竟太小了,他嚮往著到大江大海中去。他寫過一首《贊井》的詩:
  天井四四方,周圍是高牆。
  清清見卵石,小魚囿中央。
  只喝井裏水,永遠養不長。
  毛澤東離開了故鄉,到湘鄉東山高小去接受新式教育。在東山高小的西面大約一裏的地方,有一條河叫漣水,水中央有一個不算太大的沙洲,四季青草萋萋,每每令人想起《詩經》中的意境:“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陰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
  毛澤東就是從這裏開始征服祖國的大江大河的,漣水成為毛澤東平生遊過的第一條江河。
  毛澤東真正“中流擊水,浪遏飛舟”是在長沙湘江。那時他在湖南一師求學,常常與學友到橘子洲游泳。他一般都是在橘子洲最南端的牛頭洲附近下水,那兒沙平水清,夏天水漲,江面寬達三四裏,他能從東岸遊至西岸。1917年9月23日張昆弟日記上記載:
  昨日下午與毛君潤之游泳。游泳後至麓山蔡和君居,時將黃昏,遂宿於此,夜談頗久。
  1918年3月,上海《教育》雜誌主編李石岑來到長沙一師。他是一位游泳專家,毛澤東特意請他到湘江教授游泳。時在清明前後,天氣寒冷,細雨霏霏,毛澤東幾乎天天在湘江擊浪。有兩年,他住在嶽麓書院湖南大學籌備處,每日下午四五點鐘,就和蔡和森、張昆弟等到橘子洲,在湘江暢遊後就在沙灘上一邊曬太陽,一邊談論國家大事。
  毛澤東在讀書時代不僅遊過長沙附近的湘江,還與同學遠足湘潭,在風光如畫的昭山下暢遊過波濤滾滾的湘江。其時是1917年9月的一個星期天。與他同行的張昆弟在日記中寫道:
  未及三裏,尋一清且深之港,三人同浴。……浴後,行十四裏至目的地下,時日將西下矣。遂由山之背緣石砌而上,湘水清臨其下,高峰秀挹其上,昭山其名也。……晚飯後,三仙由山之正面下,就湘江浴。浴後,盤沙對語,涼風暖解,水波助語,不知樂從何來也。
  毛澤東在省城長沙求學期間對於游泳的愛好在當時的同學、老師中十分有名。他不僅將游泳看成健身強體的運動,而且當成陶冶性情的修身方式。他還在《新青年》上發表過一篇文章,叫《體育之研究》,其中對游泳一項多有描述。
  然而,毛澤東從1927年秋收起義上了井岡山後的一段時期內,有關他游泳的文字記錄就再也未能見到了。
  毛澤東對水的依戀,一直到老年突然又迸發出來。毛澤東現存於世的眾多遺物中,有一部分就是他晚年游泳時的用品。如游泳褲、水溫計、草拖鞋等等。游泳褲多為白棉布制,腰圍達110釐米,配有一根紗織白色腰帶,除褲腰為機制外,其餘均為手工製作。水溫計是工作人員在毛澤東下水之前測量水溫用的。草拖鞋則是毛澤東下水前和出水穿的。
  毛澤東在新中國成立後有相當長一段時間忙於政務,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和鍛煉。長此以往肯定影響他的身體健康,黨內黨外對此都有過不少建議。後來,工作人員有意識地引導毛澤東參加一些適當的娛樂文體活動,如跳舞、打乒乓球等,但毛澤東似乎興趣都不大。有一次,工作人員勸說他去游泳,毛澤東非常高興地答應了。於是,一行人開向清華大學游泳館。下水以後,工作人員擔心毛澤東的安全,派人時刻寸步不離緊緊盯著他。毛澤東揮揮手,示意他們離遠點。讓他們吃驚的是,毛澤東水性相當好。這是毛澤東在新中國成立後第一次游泳,從此,毛澤東重新拾起學生時代的游泳愛好。
  有關部門在玉泉山為毛澤東修建了一個游泳池。毛澤東知道後非常生氣,後來,他再也沒有看過這個游泳池一眼,並囑咐身邊工作人員用自己的收入補足了有關費用。大概正是因為這個緣故,毛澤東從此以後,便很少再到游泳池游泳,而是一頭撲向波濤洶湧的大江大海中去。
  北戴河是毛澤東晚年常去游泳的地方,這個風光秀麗的海灘於1953年開闢為中央機關的休養場所。從20世紀50年代起,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基本上都要到這裏度夏休養。有關毛澤東的許多的游泳故事大都發生在這裏。
  北戴河不僅風景如畫,而且是一個富有歷史氛圍的地方。當年,曹操就是在這裏寫下了名傳千古的《觀滄海》一詩,毛澤東對此十分感懷,在《浪淘沙》一詞中寫道: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島外打魚船。一片汪洋都不見,知向誰邊?往事越千年,魏式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歷史的塵煙若隱若現,現實的風雨洶湧澎湃,這往往能使毛澤東產生一種奮鬥的衝動。在北戴河的大風大浪中,人們就常常能見到一個博擊風浪的高大身影。有一天,北戴河刮起了颱風,工作人員想:這麼大的風,這麼高的浪,毛澤東大概不會再去游泳了吧?出乎他們的意料之外,毛澤東完成手頭工作後招呼衛士:“走,游泳去!”工作人員急了,忙搬出羅瑞卿的“不惜一切代價,決不許主席下海”的命令來阻擋。毛澤東不聽,工作人員最後圍起一道人牆攔住毛澤東,任憑他如何發火,也不退讓一步,硬是把他攔了下來。颱風過去了,太陽又露出了臉,海面上的風仍然很大,至少有七級,波濤洶湧,天水相連,令人敬畏。上午十時,遭受過一次挫折的毛澤東不甘心地又提出要去游泳,衛士們又不准。保健醫生在一旁婉言相勸,說:“大風大雨沖上來很多貝殼,海灘不平,會紮腳絆腳的。”還補充說,“李維漢就是這樣摔斷腿的……”
  毛澤東聽了最後一句話,突然大吼:“李維漢摔斷腿我就要摔斷腿?你這麼說,我今天非遊不可!”說完,他撥開眾人,撒腿就往海灘奔。沒辦法了,大家只好跟著跑……就這樣,毛澤東作了他一生中最為驚險的一次游泳,使工作人員擔心不小。
  毛澤東還在其他江河漲水的季節暢遊過。如1955年6月,湘江漲水,泥沙枯枝俱下,一般人都不會再游泳了,毛澤東興致卻很高,堅持要下水。陪同的周世釗說:“水中泥沙多,江面又寬又深,不適合游泳。”毛澤東立刻反駁:“你不要說外行話!莊子不是這樣說過嗎:‘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水越深,浮力越大,遊起來當然更便利,你怎麼說不便呢?”
  毛澤東在猴子石附近換上游泳褲,登上小舟,從小舟上跳下滾滾的江水。在水中,毛澤東有意與洪水開玩笑,做了許多新奇動作,暢遊了一個小時,才在對岸一個叫牌樓口的地方,踏著泥濘上岸……
  毛澤東晚年怕熱,因此,一到夏天,他總是想往水邊跑。1956年夏,毛澤東在廣州,儘管住在一個小島上,本來可以到大海裏暢遊,但他卻嚮往大江。有一天,毛澤東突然說:“我們走吧,到長江邊上去。我們遊長江!”
  其時,長江正在漲水,不適合游泳,毛澤東的提議自然又遭到羅瑞卿、汪東興等人的反對。大家輪番上前勸說,最後弄得毛澤東很是生氣。他背著這些人叫一中隊的一位姓韓的隊長去實地察看水情,看看是否真的不能遊。韓隊長自然也是一個“反對派”,儘管去了長江邊,只是隨便問了幾人就打道回府了。毛澤東問他:“你下水了沒有?”韓隊長老實回答說:“沒有。”這下毛澤東可火了,說:“沒下水,你怎麼知道不能遊?你到底幹什麼去了?”
  毛澤東又派孫勇去察看,孫回來說可以遊。毛澤東高興極了,馬上往武漢趕。因為這件事,毛澤東不許韓隊長再跟他去,說:“這個老韓哪,不講真話。他沒有下水就說不可以遊。我們去,不叫他去,叫他離開這裏。”
  毛澤東坐飛機到長沙,在長沙遊了湘江。然後他又到武漢,於6月1日登上“武康號”,從長江大橋八號墩下水,在長江中暢遊一兩個小時,並寫下膾炙人口的《水調歌頭》:“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萬裏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後來,毛澤東又十餘次暢遊長江。1966年夏,毛澤東73歲高齡又躍進滔滔長江,向世人一展豪邁之情。他的照片登在世界各地的報刊上,在“文化大革命”那個特殊的年代裏,曾經轟動一時。
  然而,毛澤東畢竟老了,人可以保持青春的心靈,卻無法挽回逝去的體魄。不久以後,毛澤東便放棄了在大江大河中暢遊的生活,狂風大浪漸漸離他而去。人生就如一條跑道,毛澤東跑了一圈又一圈,最後還是回到了新中國成立時游泳的起點,他只能在室內游泳池中細細地口味昔日博擊風浪的愉悅了。據說,毛澤東最後一次游泳是在長沙的一個體育館裏,那是1975年。

版權聲明:本網站所有權利歸香港毛澤東詩詞網所有 關於我們 站長統計 聯系我們

©Copyright 2014 香港毛澤東詩詞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