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道

毛澤東家書中的兒女情長(圖)

據考證,毛澤東一共給子女寫過28封家書,封封書信飽含著摯愛,行行文字寄予著深情。這些書信,大到他們的理想、前途、事業、婚姻,小到他們的身體狀況、日常生活、人際關係,處處給予無微不至的關心和指導。

  毛澤東與毛岸英:勸兒子少談些政治
  1938年3月,已與毛岸英、毛岸青分別十年的毛澤東看到兄弟倆托人從蘇聯帶回的信與照片,激動得熱淚盈眶,當即復信:
  親愛的岸英、岸青:
  時常想念你們,知道你們情形尚好,有進步,並接到了你們的照片,十分的歡喜。現因有便,托致此信,也希望你們寫信給我,我是盼望你們來信啊!我的情形還好,以後有機會再寫信給你們。祝你們健康、愉快與進步!

  毛澤東

三月四日

  這是目前能見到的毛澤東寫給兒子的第一封家書,舐犢之情躍然紙上,令人動容。
  更讓兄弟二人高興的是,一個月後,毛澤東又迫不及待地委托去蘇聯治療眼病的劉伯承捎信給他們。為了讓兒子知道自己的模樣,還隨信附上了一張照片。不久,兒子的回信終於從莫斯科送到了延安,毛澤東看後很高興,並托林伯渠購買了一大批圖書郵寄過去。
  在莫斯科,岸英先後擔任了少先隊大隊長、兒童院的團支部書記和兒童院所在的列寧區區團委委員。得知兒子在政治上的進步,毛澤東給兒子寫了一封長信,對兒子提出了建議。
  岸英、岸青二兒:
  ……有一事向你們建議,趁著年紀尚輕,多向自然科學學習,少談些政治……將來可以倒置過來,以社會科學為主,自然科學為輔。總之要注意科學,只有科學是真學問,將來用處無窮。
  毛澤東
  一九四一年一月三十一日
  在這封信裏,毛澤東要兒子“少談些政治”,這在毛澤東的文稿中是十分罕見的。
  毛澤東與劉思齊:勸兒媳改嫁
  1949年10月15日,毛岸英和父親的老戰友張文秋的大女兒劉思齊在中南海舉行了婚禮。在毛岸英和劉思齊面前,毛澤東是一副嚴父的姿態。然而,一年多後,從朝鮮前線傳來岸英犧牲的消息後,毛澤東作出了一個決定,為了讓兒媳安心完成學業,他要獨自承受悲痛並親自擔負起照顧思齊的責任。思齊每次來家裏,都要問爸爸收到岸英的信沒有,毛澤東總是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找一些理由搪塞過去。直到三年後的一天,劉思齊才從毛澤東口中得知,丈夫已經犧牲了。毛澤東對悲痛萬分的思齊說:“今後,你就是我的大女兒。”
  1955年,毛澤東決定送劉思齊去莫斯科大學深造。思齊出國前患感冒,給毛澤東寫了一封信,希望臨走前能見一見他。於是,毛澤東馬上給她寫了一封回信。這是目前公開的史料中,毛澤東寫給劉思齊最早的一封家書。
  思齊兒:
  信收到。患重感冒,好生休養,恢復體力,以利出國。如今日好些,望來此看;否則不要來。最要緊是爭一口氣,學成為國效力。祝好。
  父
  一九五五年八月六日
  1959年盛夏,劉思齊生了一場大病。此時,毛澤東正在主持廬山會議。當他得知劉思齊患病,便抽空給她寄來一封信。
  娃:
  你身體是不是好些了?妹妹考了學校沒有?我還算好,比在北京時好些。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黃雲萬裏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這是李白的幾句詩。你愁悶時可以看點古典文學,可起消愁破悶的作用。久不見甚念。
  爸爸八月六日
  在這封信裏,毛澤東從一開始就改了稱呼,叫劉思齊“娃”,這在毛澤東的家書中是第一次。一個“娃”字,就像母親呼喚孩子的乳名一樣親切、深情,那份濃烈的呵護與疼愛躍然紙上。
  1961年,30歲的劉思齊因思念岸英,仍孤身一人。對此,毛澤東非常焦急,多次勸她再成立一個新家庭。6月13日,毛澤東提筆給劉思齊寫了一封家書。
  女兒:
  你好!哪有忘的道理?時間隔久了,疑心就生了,是不是?腦痛要注意,是學習太多的原因。還有總是要結婚,你為什麼老勸不聽呢?下決心結婚吧,是時候了。五心不定,輸得乾乾淨淨。高不成低不就,是你們這一類女孩子的通病。是不是呢?信到。回信給我為盼!問好!
  父親六月十三
  一聲“女兒”的呼喚,怎不令人感動,一位公公勸自己的兒媳改嫁,並始終把這件事當成一個未了心願,這不僅增添了毛澤東個人的人格魅力,而且也為我們的社會倫理道德提供了許多有益的啟示。
    溫情之外,“嚴”字當頭
  同天下眾多父親一樣,毛澤東也常常和自己的子女談做人的道理。在寫給孩子們的家書中,他時時不忘叮嚀,教育他們要樹立遠大志向。同時,他對子女們的要求又非常嚴格,時刻提醒他們不能有特權思想。
  1941年1月31日,毛澤東寫信給毛岸英、毛岸青:“人家恭維抬舉你,這有一樣好處,就是鼓勵你上進;但有一樣壞處,就是易長自滿之氣,得意忘形,有不知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危險。”
  1957年8月4日,在給劉思齊回信談到轉學問題時,他寫道:“無論怎樣,都要自己做主,不要用家長的名義去申請,望你注意為盼。”他在信中反復強調,自己的孩子要時刻注意身份和影響,不能有高幹子女的特權思想,更不能搞特殊化,靠爸爸的影響去為自己謀利益。
  1963年新年伊始,李訥給父親寫信,彙報了自己的思想變化,還談了在大學裏學習《莊子·秋水》後的感想。李訥覺得,自己有的地方就像鼠目寸光的河伯,並在信中進行了自我批評。毛澤東給她復信:“你痛苦、憂傷,是極好事,從此你就有希望了。痛苦、憂傷,表示你認真想事了,爭上游、鼓幹勁,一定可以轉到翹尾巴、自以為是、孤僻、看不起人的反面去,主動權就到了你的手裏了……”他希望女兒少說空話,多做實事,不能因為自己的身份而有特殊化的想法,必須謙虛謹慎,夾著尾巴做人。他還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女兒的毛病,辯正地進行了分析,而且開出了治病的藥方。這對於孩子的成長,顯然是極為有益的。

版權聲明:本網站所有權利歸香港毛澤東詩詞網所有 關於我們 站長統計 聯系我們

©Copyright 2014 香港毛澤東詩詞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