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選集第四卷》

關于暫時放棄延安和保衛陜甘寧邊區的兩個文件

(一九四六年十一月、一九四七年四月)
  毛澤東起草的這兩個文件,一個是在一九四六年冬季國民黨軍隊準備進攻延安的時候在延安寫的,一個是在國民黨軍隊已經在一九四七年三月十九日占領延安以后的二十天在陜北靖邊縣青陽岔寫的。蔣介石在全面進攻解放區的計劃破產以后,為了挽救自己的垂死統治,采取了召開偽國民大會,驅逐中國共產黨駐在南京、上海、重慶的代表,進攻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等項瘋狂的步驟。蔣介石采取這些步驟的結果,如本文所說,在政治上完全是自取滅亡。在軍事上,他企圖集中兵力于解放區的東西兩翼,即山東解放區和陜甘寧解放區,實行所謂重點進攻,結果也完全失敗。進攻陜甘寧邊區的國民黨軍兵力達到二十五萬人,西北戰場的人民解放軍在陜甘寧邊區的部隊只有兩萬多人,因而國民黨軍曾經先后占領過人民解放軍主動放棄的延安和陜甘寧邊區的所有縣城。但是國民黨軍不但沒有達到消滅中共中央首腦機關和陜甘寧邊區的人民解放軍或者把它們趕到黃河以東的目的,而且受到人民解放軍多次的沉重打擊,損失兵力約達十萬人,最后不得不逃出邊區,而人民解放軍勝利地轉入解放大西北的進攻。同時,西北戰場人民解放軍以很少兵力吸引和殲滅了敵軍的大量主力部隊,也有力地支援了其他戰場首先是晉冀魯豫戰場人民解放軍的作戰,幫助他們較快地轉入進攻。毛澤東和中共中央、人民解放軍總部,從一九四七年三月人民解放軍撤出延安起,到一年以后人民解放軍在西北戰場轉入進攻止,一直留在陜甘寧邊區,這個事實具有重大的政治意義。它極大地鼓舞了和增強了陜甘寧邊區以及全國解放區軍民的戰斗意志和勝利信心。毛澤東在留駐陜甘寧邊區期間,不但繼續指導了全國各個戰場的人民解放戰爭,而且直接指揮了西北戰場的人民解放戰爭,勝利地達到了本文所提出的“用堅決戰斗精神保衛和發展陜甘寧邊區和西北解放區”的目的。關于西北戰場的作戰,參看本卷《關于西北戰場的作戰方針》和《評西北大捷兼論解放軍的新式整軍運動》兩文。 
  一 一九四六年十一月十八日的指示
  蔣介石日暮途窮,欲以開“國大”⑴、打延安兩項辦法,打擊我黨,加強自己。其實,將適得其反。中國人民堅決反對蔣介石一手包辦的分裂的“國民大會”,此會開幕之日,即蔣介石集團開始自取滅亡之時。蔣介石軍隊在被我殲滅了三十五個旅⑵之后,在其進攻能力快要枯竭之時,即使用突襲方法,占領延安,亦無損于人民解放戰爭勝利的大局,挽救不了蔣介石滅亡的前途。總之,蔣介石自走絕路,開“國大”、打延安兩著一做,他的一切欺騙全被揭破,這是有利于人民解放戰爭的發展的。各地對于蔣介石開“國大”、打延安兩點,應向黨內外作充分說明,團結全黨全軍和全體人民,為粉碎蔣介石進攻、建立民主的中國而奮斗。 
  二 一九四七年四月九日的通知
  國民黨為著挽救其垂死統治,除了采取召開偽國大,制定偽憲法,驅逐我黨駐南京、上海、重慶等地代表機關,宣布國共破裂⑶等項步驟之外,又采取進攻我黨中央和人民解放軍總部所在地之延安和陜甘寧邊區一項步驟。 
  國民黨之所以采取這些步驟,絲毫不是表示國民黨統治的強有力,而是表示國民黨統治的危機業已異常深刻化。其進攻延安和陜甘寧邊區,還為著妄圖首先解決西北問題,割斷我黨右臂,并且驅逐我黨中央和人民解放軍總部出西北,然后調動兵力進攻華北,達到其各個擊破之目的。 
  在上述情況下,中央決定: 
  一、必須用堅決戰斗精神保衛和發展陜甘寧邊區和西北解放區,而此項目的是完全能夠實現的。 
  二、我黨中央和人民解放軍總部必須繼續留在陜甘寧邊區。此區地形險要,群眾條件好,回旋地區大,安全方面完全有保障。 
  三、同時,為著工作上的便利,以劉少奇同志為書記,組織中央工作委員會,前往晉西北或其他適當地點進行中央委托之工作⑷。 
  以上三項,為上月所決定,業已分別實行。特此通知。 

  注  釋 
  〔1〕“國大”,即“國民大會”。見本卷《美國“調解”真相和中國內戰前途》注〔4〕。 
  〔2〕這是一九四六年七月初到十一月十三日的統計。 
  〔3〕一九四七年二月二十七日、二十八日,國民黨政府強迫中國共產黨駐在南京、上海、重慶等地擔任談判聯絡工作的全部代表和工作人員,限于三月五日前撤退。一九四七年三月十五日,國民黨召開六屆三中全會,蔣介石在會上宣稱國共破裂,決心作戰到底。 
  〔4〕人民解放軍于一九四七年三月十九日撤出延安后,中共中央書記處的三位書記,即毛澤東、周恩來和任弼時,繼續留在陜甘寧邊區領導全國的解放戰爭;另兩位書記劉少奇、朱德和其他一部分中央委員組成以劉少奇為首的中共中央工作委員會,經晉綏解放區進入晉察冀解放區,到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村進行中央委托的工作。一九四八年五月,中共中央和毛澤東到達西柏坡村以后,中共中央工作委員會即行結束。 

版權聲明:本網站所有權利歸香港毛澤東詩詞網所有 關於我們 站長統計 聯系我們

©Copyright 2014 香港毛澤東詩詞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