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人深思的家庭生活帳

  毛澤東一家的生活,由中共中央辦公廳委派專人管理。在中南海,負責管理毛澤東日常生活的工作人員被編為第一組。毛澤東被稱為第一組首長。

  毛澤東一家的生活帳本保存的相當完整,從1952年起到19711月止,基本上保持了時間的延續性。這些生活賬大致可以分為五類。第一類是糧食、食品賬,一共有四本,其中採購糧食賬兩本,採購食品賬一本,食品處理賬一本。第二類是日常雜費開支賬,共四本,記載毛澤東一家購買洗衣服、肥皂等洗滌用品,添置鍋盆碗筷等日常用具,以及醫藥費、茶葉費、頭油、針線等開支情況。第三類為毛澤東和江青衣帽鞋襪分類登記賬,包括衣料、布匹、被褥、鞋襪的添置、使用情況。第四類是物品分類賬,記錄燕窩、銀耳、海米等食品,以及手紙、火柴、香煙等日雜的進出量和使用情況。第五類為生活費收支報表,記錄毛澤東一家收入及開支情況。

  毛澤東的生活賬完全由身邊工作人員管理,他的收入也全部交給管理科。因此,第一組人員不僅是毛澤東的衛士、服務員,而且是毛澤東的管家。

  毛澤東有一個大家庭,從50年代開始,同毛澤東、江青一起生活的有毛岸青、李敏、李訥、劉松林、侄兒毛遠新、江青胞姐李去露及其兒子等。偌大的家庭,日常開支自然不是小數目,除了吃飯、穿衣、上學,還有醫藥費、洗滌費等,但那時毛家只有毛澤東、江青有工資,其餘的人都沒有收入來源。因此,毛澤東對家庭開支情況十分重視,不僅擔心不敷出,也生怕鋪張浪費。李敏、李訥姐妹倆都在育英小學讀書,她們過寄宿生活,只有星期天才同家人團聚,她們的伙食費從管理科領取的。每到週末,學校便將節餘退給學生,而李敏、李訥拿到這些余錢後從不自己留下來做零花錢,而是如數交給管理科上賬,作為她們星期天在家裏的伙食費。

  1955年,供給制、包乾制全部改成工資制,毛澤東的工資有二百多元。當時,一般工作人員的工資也在四五十元左右。如此微薄的工資若想養活這個大家庭,真是捉襟見肘。好在毛澤東已有一筆數目不小的稿費,每每入不敷出時,尚可以從中央特別會計室領取一部分權作補充。

  50年代,毛澤東一家的生活賬由衛士長李銀橋負責管理。他不僅是衛士,也是理財的管家,他從中學到了不少經驗。每個月,李銀橋都要根據實際情況開列毛澤東一家的生活費開支計畫,並呈送毛澤東過目批准。這個計畫包括吃飯、穿衣、房租、水電、醫療等各項費用,還包括待客及幫助困難同志的費用。有一次,李銀橋列出下月開支明細表送呈毛澤東批准,毛澤東仔仔細細看了一遍,他盯住伙食費一欄,用筆敲打著說:‘伙食費每天三塊是不是高了啊?”李銀橋解釋說:“不高呢,裏頭還包括招待客人的開支。”當時,毛澤東常常在家裏招待客人,主要是民主人士和親戚朋友,費用全都自掏腰包。毛澤東想了想,每天三元的確不算高,於是提筆在計畫表上批了兩個大字:“照辦”。

  毛澤東在鄉下的親戚朋友時常光顧他的家。這些親朋大多貧苦,在他們回鄉時,毛澤東總要打發一些錢物。據初步統計,公韶山的親友,就有幾十人次先後上京拜訪他,他們的來往路費、置裝費、住宿費、伙食費和贈磅給他們的禮物,全由毛澤東個人負擔。這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毛澤東從來不准工作人員伸手向公家要錢要物。

  解放初,堂弟毛澤連和表弟李雲鳳來了,他給兩位弟弟每人做了一套新衣服,離京前,又要工作人員去管理科領些糖果打發客人。 工作人員領了10斤,毛澤東責備道:“拿這麼多幹什麼?”“叫他們路上吃。”毛澤東聽了很生氣:“兩個人在路上哪里吃得咯多?有2斤足夠啦!多餘的還是送回管理科去。”他又語重心長地說:“我們國家現在還窮,不要因為他們是我的親戚,就大手大腳不注意節約,別的同志的家屬來了怎麼辦呢?”

  60年代,毛澤東和江青的工資都漲了許多,但由於自然災然,物價也上漲許多。1962年第二季度,毛澤東三個月的工資總和有1214.4元,平均每月四百多塊。儘管工資增加了,但他的生活未見改觀,他依然過著儉樸的生活。但隨著生活品價格的上揚,他的家庭開支在不斷增加。如1963年第二季度,僅伙食費一項就有3873元,住房月租也有260.46元。雖然,毛澤東和江青的工資,根本無法應付這麼大的費用,他不得不經常從特別會計室支取稿費作為補貼。

  其實,他本人吃得十分簡單,他一生從來不吃高級滋補品,那麼,他的伙食費為什麼這麼高呢?原來,他還得招待客飯。同時,他身邊的工作人員--衛士、服務員、護士、醫生等也常常陪他吃飯。他曾開玩笑地對一位工作人員說:“你在我咯裏是‘三不要’,--吃飯不要錢,住房不要錢,看書讀報不要錢。”

  毛澤東對別人慷慨,對自己卻很“吝嗇”。他特別反對吃反季節蔬菜,因為成本高。他對生活管理員武象延說:“我告訴你,只要做到乾淨衛生,不要買那些貴東西給我吃。比方說,現在是冬天,你就不要買番茄、黃瓜之類,買一要黃瓜的錢,到夏天就買得一筐;冬天買一要黃瓜只吃得一餐,夏天買一筐就吃得幾十餐!”

  還有一次,王振海代替臨時外出的武遷買菜,買回來一些嫩玉米芯,也就是尚未結大粒玉米的嫩玉米棒。炊事員做好後,便立刻端去讓毛澤東嘗鮮。

  毛澤東見了,便皺起了眉,不肯動筷,說:“炒這麼一盤菜要多少棵玉米啊?長大了能打多少糧食!叫我這樣的菜,不是破壞生產嗎?端回去,誰買的叫誰去吃!”

  毛澤東的生活賬中還有專門用來記載黨費交納情況的一。他每月交20元黨費,從來沒有滯交過,少交過。70年代,他的工資降低了,黨費也按規定下降,如1970104日至128日的收支報表顯示,這一季度他的工資總數是809.6元,交黨費20元,單據2;同時還用工資交納了房租、水電費等共206.32元。

  另外,他的生活賬中還有專門一項,就是饋贈。他身邊人員遇到困難,總能得到他的幫助。一些故交也常常從他這裏獲得支援。

  載濤曾經是清朝末年的王爺,解放後卻得到毛澤東無微不至的關懷--這或許是基於保護“活文物”的考慮。載濤擔任著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司令部馬政局顧問,但他經濟上卻時時感到拮据。有一年,他外出開會期間,突然接到家裏房屋東南角倒塌的消息,他憂心忡忡地仰天長歎:“天不作美,房子塌了,我怎麼修得起啊!”毛澤東很快知道了這件事,在一次教育界人士參加的座談會上,毛澤東說:“聽說載濤先生生活不寬裕,房子壞了,沒有錢修。從我的稿費中拿出2000元,給先生修房。”座談會一結束,毛澤東就派人把這筆錢送到載濤家中。

  末代皇帝溥儀參加工作後,每個月的工資只有100多元,毛澤東提議從自己的稿費中拿出一些錢,用以改善他的生活,毛澤東詼諧地說:“不要使他‘長鋏歸來兮食無魚’,人家終歸做過皇帝嘛!”

  1970年底,毛澤東患病之際聽說自己的小車司機朱德魁生活困難,便吩咐從生活費中支出200元幫助他。

  一些民主人士長期接受毛澤東的資助,章士釗就是其中一個。毛澤東1920年籌建共產黨時在上海曾向章士釗借款,他滿口答應了,很快發動各界人士捐款,為毛澤東籌集了兩萬塊大洋。

  解放後,章士釗與毛澤東過從甚密,但依然過著清貧的生活。毛澤東很想幫助他,但又知道章老先生商風亮節,定然不會接受任何饋贈,於是他決定採用還款的辦法。一次,毛澤東與章老的女兒章含之談起當年借錢的事後說:“你回去告訴行老,我從現在開始要還他這筆欠了差不多五十年的債,一年還兩千塊,十年還清兩萬!”他幾天後就派徐秘書送上第一個兩千元,並說今後每年春節都送上兩千元。章士釗收到錢後於心不安,稱當初借給毛澤東的錢是眾人籌措的,並非他自己的錢。毛澤東笑著說:“我這是用我的稿費給行老一點生活補助呢,行老一生無錢,又愛管閒事常常散財幫助別人。”

  這以後,每年的正月初二,毛澤東必定派秘書送給行老兩千塊錢。1972年,他已累計還錢兩萬,如真是還債,那這筆錢也還清了。但1973年春節過後不久,毛澤東見到章含之,又問她:“今年送錢沒有?”章含之說:“主席當初說定十年分期償還,還足兩萬。支年已是最後一筆,今年就沒有送了。”毛澤東知道是秘書未真正懂得他的心意,便笑著解釋說:“怪我當初沒講清,這錢是給你們那位老人家的補助,哪能真的十年就停!我告訴他們馬上補送去!”又說,“你回去告訴行老,從今年開始還利息,五十多年的利息我也算不清了。就這樣還下去,只要行老還健在,這個利息是要下去的!”果然,這筆錢一直送到19737月章士釗在香港去世。這樣,章士釗成為接受毛澤東資助歷時最久的人。

版權聲明:本網站所有權利歸香港毛澤東詩詞網所有 關於我們 站長統計 聯系我們

©Copyright 2014 香港毛澤東詩詞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