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背用的舊軍毯

  众所周知,毛泽东是二十世纪来中国最伟大的战略家、军事家。他运等帷幄,决胜千里,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在中国汪洋姿肆的军事史海中重重地涂抹上了恢宏巨笔。然而,毛泽东虽然戎马倥偬,纵横掸阖大半生,却从来未曾在硝烟弥漫的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过。于是,有人便说,毛泽东其实并非一介“武夫”,而是一位足智多谋、风采儒雅的“儒将”。烽火连天的战争己成为辉煌的过去,但战争留给一代巨人毛泽东的记忆却是鲜明而深刻的。毛泽东生前遗物中,战争年代的纪念品并不乏见,其中那床陈旧的军毯也许可以算得上是他最为心爱的纪念品了。

  作为遗物保存下来的军毯显然已十分陈旧,但从暗淡的草绿色中依然可以隐隐约约看到当年战争岁月所留下的痕迹。毛泽东当年身边的工作人员回忆说,这床军毯是在西柏坡时使用的,至于添置年代自然更早一些。很明显,毛泽东曾带着这床军毯转战黄土高原,粉碎了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最终率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对于一般人而言,毛毯的功能也许只限于保暖御寒,但在毛泽东这里却并非全然如此。毛泽东有许多独特的生活习惯,表现在毯子的使用方面便也显得与众不同。他不喜欢盖厚重的棉被,延安时期,即使是寒冷刺骨的严冬,毛泽东也只愿意盖一床旧棉被。有时实在太冷,他便在棉被上加盖一件军大衣或一床军毯。毛泽东一直认为,健壮的体魄是革命的本钱,必须时时刻刻经受风霜雪雨的锤炼。毛泽东在青年时期便十分注重体育锻炼,常年坚持洗冷水浴、风浴、雨浴,还曾为当年名噪一时的时代杂志《新青年》写过一篇题为《体育之研究》的长文,阐述自己对体育的全面看法。因此,毛泽东后来的健康状况一直很好,很少生病吃药,御寒能力特强,一般情况下无需盖棉被、烧炕烤火,而只凭一床军毯也能平安地度过一个个较为寒冷的冬夜。

  解放后,毛泽东的生活条件改善了,后来家中还有了暖气,再也不必畏惧寒冬了。当时,他在战争年代使用过的军大衣、军毯依然完好如初,整整齐齐的摆放在卧室里。军毯的颜色虽然有些褪落,但尚未见有破损。毛泽东吩咐工作人员做了一个新的草绿色布套,将旧军毯裹了起来。1949年、1957年,毛泽东两度访苏时都曾带着这床里旧外新的军毯随行。

  毛泽东极为珍视这床军毯。他生性恋旧,用得越久的东西感情越深厚,更加不能随便舍弃。解放后,军需部门有了丰富的物质,崭新的军毯堆积如山,但毛泽东丝毫不为所动,从来未曾有过换床新军毯的念头。他的大儿子毛岸英结婚时,毛泽东心中总想送点什么作为礼物,但想来想去他只是送了一件旧军大衣,连这床旧军毯也未能舍得给儿子。他对儿子说:“大衣白天可以穿,晚上也可以当被盖。”拳拳慈父心,尽在不言中。

  晚年毛泽东因为身体健康每况愈下,开始畏冷畏热,但他依然未能改变过去不睡棉被的习惯。工作人员在他的卧室里准备了一床保暖性能良好的棉被,还有两床厚软的毛毯,但毛泽东从来没有使用过。他认为年纪大了,盖棉被感到太沉重,会睡不安稳。于是,春夏温暖时节,毛泽东便盖着一条毛巾被过夜;秋冬寒冷时分,他便偶尔在薄薄的毛巾被上加盖一床毯子。这一独特的生活习惯,毛泽东一直坚持到临终之际。毛泽东生前,工作人员常常为他的这一习惯多耗费不少精力。因为毛泽东毕竟己是高龄老人,如果因为冬寒着凉生病,那责任可是够大的了。因此,后来人们便在毛泽东居处安装了保暖设备,每到冬季便时刻保证毛泽东卧室、办公室、客厅的供暖。在保健人员的指导下,卫士们在毛泽东活动的这些房间里都装上了温度计,卫士轮流值班,保证室内温度不低于摄氏22℃。这样,毛泽东便只需盖上一床毛巾被亦可安然过冬了。

  毛泽东的军毯已失去了原来的保暖功能。但他依然需要军毯。原来,毛泽东有卧床办公的习惯,于是军毯便常常用来热背。毛泽东晚年因为年迈体弱,更是很少坐到办公桌前办公、学习了。70年代后,毛泽东连户外活动都渐渐减少,成日里卧床学习、工作、休息。他在宽大的木板床上办公,文件就堆放在木床上、床头木桌上;他侧着身了看书,半边木床上的各种书籍堆积如山。然而,宽大的木板床适宜放书放文件却不适合老年人靠背。于是,毛泽东便利用起枕头、军毯,将军毯搭在床端木架上,背部、手肘部位塞上枕头,做成一张具有沙发功能的“软靠背”。毛泽东就这样每天背靠在木床架上工作、读书,工作人员每每见此,都想劝毛泽东做一个特制海绵垫靠背,但毛泽东不同意,常常说:“这样很好,不要改变了,已经习惯了,很舒服呢!”后来,江青请人设计了一张能够升降自如的床,工作人员觉得这种床很适合毛泽东用,也想为毛泽东做一个,但毛泽东坚决反对。

  毛泽东去世后,人们清理遗物时发现,当年的旧军毯除了布外套褪色外,其它的依然保存完好。如今,这张旧军毯陈列在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的遗物展室中。

版權聲明:本網站所有權利歸香港毛澤東詩詞網所有 關於我們 站長統計 聯系我們

©Copyright 2014 香港毛澤東詩詞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