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毛泽东资料馆 > 伟人诗词 > 诗词列表

七绝·戏改李攀龙《怀明卿》

七绝·戏改李攀龙《怀明卿》

1971年


豫章西望彩云间,九派长江九叠山。
高卧不须窥石镜,秋风怒在叛徒颜。


  【译文】
  在江西豫章向西眺望满天的云彩,长江苍茫纵横庐山雄浑盘旋。高卧大睡不去窥石镜反省,愤怒的秋风扫在叛徒的脸面。
  【赏析】
  此诗不是毛主席的原创之作,而是改写明代李攀龙《怀明卿》一诗而成。李攀龙原诗如下:“豫章西望彩云间,九派长江九叠山。高卧不须窥石镜,秋风憔悴侍臣颜。”李攀龙,山东历城人。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进士,历事嘉靖、隆庆两朝、官至河南按察使。他是明代着名文学家,“后七子”的领袖。李攀龙写此诗时已谢病辞官家居。此诗是他因怀念远在江西的吴国伦而作的。
  毛主席对李攀龙这首诗最后一句作了改动。改为“秋风怒在叛徒颜”。而这里的“叛徒”是明确地指林彪而言的。
  此诗前二句表面是写庐山的气势,其实是写诗人内心“无限风光在险峰”的革命激情。以“九派长江九叠山”来回应1970年8月23日在庐山召开的中国九届二中全会的情况。当时会议一开始,林彪就抢夺话语权力,坚持要设国家主席以及要称毛泽东是天才,还在华北组散发第二号简报。这份煽动性很大的简报,立即在各组引起强烈反响。参加会议的绝大多数成员,听说有人“否认毛泽东是天才”、“贬低毛泽东思想”、“不赞成毛泽东当国家主席”都表示极大的愤慨,要求把这种人“揪出来”。至此,庐山形成了一种紧张局面。毛泽东觉察到了林彪集团的阴谋,于8月25日主持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立即停止讨论林彪的讲话,收回二号简报,责令陈伯达作检讨。8月31日,毛泽东写了《我的一点意见》,文中严厉批判了林彪集团,说他们“采取突然袭击,煽风点火,唯恐天下不乱,大有炸平庐山,停止地球转动之势。”接着全会按照毛主席的意见,对陈伯达展开了揭发批判。吴法宪等也受到了批评。
  接下来形势急转直下,林彪一见自己国家主席当不成了,阴谋又被毛主席看穿,1971年3月,他赶紧制定《“517工程”纪要》,妄图搞武装政变。8月中旬,毛泽东巡视南方,并先后给各地党政军负责人打招呼。毛主席说:“有人急于想当国家主席,要分裂党,急于夺权”、“这次庐山会议,又是两个司令部的斗争”;“庐山这件事,还没有完,还没有解决”。当时住在北戴河的林彪得知毛主席这些讲话要点后,大为惊慌。9月8日,林彪下达手令,想对毛泽东进行谋杀。同时还作了南逃广州,另立中央的第二手准备。但毛泽东已有所洞察,决定立即乘火车于9月12日提前返回北京。林彪、叶群、林立果9月13日凌晨乘飞机仓惶出逃,飞经蒙古温都尔汗上空时,飞机坠毁,机上人员全部死亡。
  此诗第三、四句就是写叛徒林彪的。第三句是说林彪在庐山开九届二中全会期间,只宜高卧大睡,而不须窥照石镜作深刻的自我反省。“窥石镜”三字出于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诗中一句:“闲窥石镜清我心”。而林彪反·党集团却暗中磨刀霍霍,哪会凭着党性与良心去“窥石镜”。
  最后一句,诗人写了叛徒林彪的下场,以比兴手法说道:愤怒的秋风横扫了叛徒的嘴脸。此句可引申为林彪一家人摔死在温都尔汗,恶人最终不得善报,只落得个死无葬身之地的结果。毛主席最后一句改得极好,不仅将李攀龙原诗的意思全改了,而且将当时庐山会议的形势、林彪一伙的表演,以及叛徒林彪最后的下场都浓缩在这首短短的七绝中了,真是古为今用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权利归香港毛泽东诗词网所有 关于我们 站长统计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4 香港毛泽东诗词网 All rights reserved